close

71-movie-poster  

過去描述有關北愛爾蘭衝突的電影作品相當多,但在本次高雄電影節眾多奇幻、喜劇、愛情、童話等題材的片單中出現一部以北愛爾蘭衝突為背景的《暴亂夜》,算是相當特別且令人好奇。這種大時代下描述小人物的故事情節,《暴亂夜》每分每秒都將觀眾的情緒帶到最緊繃的狀態,給人在各方面的感官衝期十分強烈。其電影透過卓越的拍攝技巧、臨場感十足的運鏡取景,將觀眾的重心聚焦在傑克歐康納(Jack O'Connell)所飾演的男主角虎克身上。全片瀰漫著不安的焦躁感,驚慌失措的緊張氣氛,將深陷敵後的危險,徬徨無助的情緒張力,呈現的相當精采,讓人看得十分過癮。

《暴亂夜》的故事描述1971年剛從軍校畢業的英國士兵虎克,下部隊後被派往動盪不斷的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在第一次出任務時便遇上暴民,慌亂之中與自己的部隊分散,獨自一人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逃亡,躲避一群不知名團體的追殺。虎克從來沒有看過這群人,也不知道這群人為什麼如此憤怒,對英國人為何如此仇恨。值得一提的是,北愛爾蘭的族群問題從1969年開始逐漸惡化,主要原因在於北愛爾蘭不論在宗教以及政治理念上,都出現兩方極端的分歧。自1970年代初期,發生了多起北愛爾蘭警察無理掃蕩平民以及無故被捕事件,許多人往往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在一些遊行活動中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最有名的衝突事件,莫過於1972年1月30日在北愛爾蘭德里(Derry)柏格賽地區(Bogside)發生的流血事件,英國軍方向示威遊行的人群開槍,造成14人死亡的慘劇,被稱作為「血腥禮拜天(Bloody Sunday)」。這起有名的事件在後世被多位音樂人製作成歌曲,廣泛被討論,包括約翰藍儂所創作的《Sunday Bloody Sunday》、U2的《Sunday, Bloody Sunday》以及保羅麥卡尼《Give Ireland Back To The Irish》等。因此《暴亂夜》挑選的時間點—1971年,是北愛爾蘭民族衝突的惡化交際,是北愛爾蘭歷史的轉捩點。巧妙的是,電影不但沒有在幾個政治鬥爭的組織內部多做琢磨,反而將焦點放在年輕士兵深陷危機以及主角經歷的北愛爾蘭當地居民生活,可說是讓觀眾真實感受了這火線交錯的是非之地,人們是多麼的無奈又無助。

個人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飾演街頭小混混的柯瑞麥金利(Corey McKinley),在劇中幾場超齡演出,講粗話毫無保留,且極具爆發力的對白,著實讓人驚訝。當然,飾演主角的傑克歐康納,卓越的演技更不再話下,他不僅將初征戰場的年輕人詮釋相當傑出,其恰到好處的情緒琢磨,沒有過多矯情或誇張的表情,透過徬徨無知的穩健台風,更讓觀眾感受到面對未知的恐懼。

全片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畫面,更沒有太多華麗的動作橋段,反而充斥著角色們在都市叢林間奔跑的緊張場景,刻劃小人物對於動盪時代的無奈感。《暴亂夜》中的虎克,彷彿深入地獄的但丁,看到了身處痛苦又沒有未來的市井小民,成為政治鬥爭以及權力相爭下的犧牲者。

可惜的是,片中對於幾個北愛爾蘭反抗勢力與保英勢力間的關係,處理得相當混亂。在電影最後的結尾雖然看得出編劇試圖藉由幾個小人物間的火拚,將劇情從原本的大尺度觀點收斂至幾個平民百姓的矛盾衝突,但最後在主角與貝瑞科漢(Barry Keoghan)所飾演的西恩兩人對峙場景中嘎然而止,令人錯愕。最後北愛爾蘭人到底希望與英國統一,還是與愛爾蘭一起獨立,複雜又詭譎的氣氛,電影最後仍然沒有清楚的交代,就在最後抬出一具具屍體的畫面裡結尾,著實耐人尋味。當然,這或許說明了戰爭永遠沒有贏家,真正的受害者,傷害最深的也永遠是被當作棋子操弄的平民百信,電影在結尾這樣淡化處理,也反應了真實又深刻的無奈感。

整體而言,《暴亂夜》在氣氛營造以及電影節奏上掌握相當出色,縱使沒有令人目不轉睛的大場面特效,仍能讓觀眾從頭到尾情緒緊繃。個人認為,《暴亂夜》的重點著重於角色人物的刻劃,同時也透過獨特的影像語言,將70年代的北愛爾蘭問題血淋淋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真實又不矯情。同樣屬於英國國土的北愛爾蘭,不像過去我們所熟悉或印象中文明又高雅的英國社會,反而在這裡看到的是恐怖又沒有未來的野蠻時代。而電影選擇透過小人物的眼睛,帶領觀眾進入這個詭譎氣氛的地區,正是《暴亂夜》成功建立戲劇張力的最大關鍵。若您對北愛爾蘭議題感興趣,《暴亂夜》將會是您不錯的電影選擇。

 

故事劇情:
《暴亂夜》的故事劇情相當平直,沒有過多矯情又誇張的情節,反而著重在主角虎克深入北愛爾蘭平民地區的過程,以及他造訪各的所見的事物。雖然電影取材為北愛爾蘭族群衝突下,動盪不安的年代,將場景設定在充滿危機的貝爾法斯特,但對於權力中心的上位者們並沒有加以過多詳述,反而如蜻蜓點水般的交代過去。事實上這就說明了主角也如同觀眾們的心情,對於上位者誰是誰,以及之間的鬥爭關係為何根本不重要,能夠平安回家睡個好覺,才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要求。而在這樣的編劇安排下的故事,不論在整體氣氛營造或是劇情深度上,皆有相當傑出的表現,我想這才是對於北愛爾蘭最真實的一面。(8.5 / 10)


影像美學:
電影大量採用手持式拍攝手法,影像晃動使得主角在被追殺的過程中,增添不少臨場的刺激感。而透過自然不多加以修飾的影像色調,完完全全將北愛爾蘭城市的冷酷與神秘感表露無遺。《暴亂夜》或許就是希望觀眾們真實體驗在這個危險城市中生活的緊張感,而不是充斥過多華麗動作的不死英雄。(8.2 / 10)


電影配樂:
配樂充斥著豪邁的吉他獨奏旋律,以及低沉的大提琴背景曲調,使《暴亂夜》的孤獨氣氛提升不少。而這種帶有西部拓荒以及東歐音樂的曲調風格,配上北愛爾蘭地區的畫面,頗有另類又獨特的曠野感。而過去曾擔任《瞞天過海》系列電影配樂的大衛赫馬士(David Holmes),從過去快節奏的電影,轉變為《暴亂夜》這種沉穩步調的電影,在配樂上的拿捏可說是相當傑出。(8.3 / 10)

視覺特效:
《暴亂夜》沒有過多華麗的視覺特效,主角也是如同你我的平凡血肉之軀。在許多受傷的特殊化妝上,《暴亂夜》可說是將危險的北愛爾蘭地區血淋淋的真實呈現。(8.0 / 10)

觀眾取向:(不計分)
喜愛北愛爾蘭問題主題的觀眾、喜愛傑克歐康納的觀眾、喜愛敵後逃脫主題的觀眾,喜愛英國獨立製片電影的觀眾

個人總評:8.3 / 10


電影預告片:


文章內容使用圖片及影像,為電影發行商版權所有,非商業用途

內容版權所有,轉載前請先告知作者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arrow
arrow

    XXYXXYXX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